卓越店長的8個職業習慣(二)
作者:管理中心  來源: 發布日期:2010-6-7 點擊次數:3371
第二個習慣:長遠眼光
我們這里所說的長遠眼光并不單純指我們要想得遠一點,這樣來思考這一問題還是有欠缺的,我們下面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A君想蓋一棟房子,如果他對于要蓋什么樣的房子、蓋多大、什么時候完工都沒有基本的概念的話,那么也許他一輩子也蓋不成一棟像樣的房子;而如果他對房子的布局造型、大小、工期、地基與結構安全性等都有一個比較明晰的想法且經過了科學嚴密的論證的話,那么他要建成他期望的房子的可能性也就大增了,但是如果僅限于此的話,他還是會走許多彎路,可能某一天會發現自己水泥備得太多浪費了,而鋼筋卻明顯不足,結果不得不拖延工期去買鋼筋,然后把多余的水泥想辦法處理掉;如果他對每個階段需要多少建筑材料、需要多少人工、各個子工程之間如何銜接效率最佳都有了全方位的考慮的話,那么A君實現用最低的成本蓋一棟他想要的房子,或者用足現有的資源蓋一棟離自己的理想目標最接近的房子,這樣的可能性也就基本具備了。
A君對蓋房子的長期和短期的詳盡思考就是我所說的長遠眼光!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這句《孫子兵法》的綱領性的論點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也是我對長遠眼光的最好的注解。
在心理學研究中,一個人的自我意象對于自己的一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有無數的案例都在驗證這一點。我個人對此是深信不疑的,可以說我自己的人生經歷就是對這一心理學現象的最好的解讀。其實在25年前,我與我的那些中專畢業的同學完全是處在一個水平線上的,但是由于我一直“好高騖遠”,不滿足現狀,總是想入非非地去做一些改變,盡管這其中的挫折打擊也是無數,但是我因此也進入了人生的一個最佳境界——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潛能的境界,而我的很多同學朋友都在當年的國企下崗風潮中一蹶不振了。
有一個故事,我是經常與別人分享的。
有三個20來歲的年青人在給一座教堂砌墻,第一個在想,我是在為人類的靈魂建一個安身之所,是在建設人類靈魂的殿堂;第二個在想我是在建設一個宏大的建筑;第三個什么也沒想,只想著我就只是在掙點糊口的飯錢,在天天砌墻而已。結果,二十年以后,第一個青年成了一個有名的牧師,整天在為人們的靈魂布道;第二個青年成了一個有名的建筑設計師,因為他天天都在夢想著建更宏偉的建筑;第三個則仍然還是一個泥瓦匠。人生是否有長遠的追求,是否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在導引著你走向成功,這其中的效果究竟如何,在短暫的五年甚至十年內都是難以判斷的,但是如果時間再拉伸一些,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五十年,差距就會驟然拉大了,很可能就是天差地別。
每次當我想起18歲的金泳三在學生宿舍的墻上貼著“未來總統金泳三”的條幅以勵志,而46年以后他終于如愿以償成為韓國最有變革精神的總統;而有著魔鬼教練稱號的大松博文在1953年接手一支還是9人制的日本紡織女工組成的排球隊時,就立志10年內成為世界冠軍(當時也是被人當做家喻戶曉的笑料來談的),但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果然1962年他們在世界杯上戰勝了強大的蘇聯隊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每當我想起這些感人的故事,就會在內心激蕩起一種強大的動能推動著我向前進,雖屢戰屢敗,卻仍然是屢敗屢戰,不到閉眼的那一刻絕不放棄。
在我立志以后走過的25年中,我遇到過很多很多的人生案例,每遇到一位,我總喜歡去研究琢磨一番,從他們的行動中去體味上蒼的旨意,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我發現盡管從短期而言,個中的差異會千差萬別,甚至很多有長遠目標的人一時的境遇會很不好,但是在長期來看,我沒有看到一位永不放棄的人他的結局是不理想的。所以,我覺得擁有長遠的眼光對于一個青年人走向成功實在是太重要了。
那么,作為一名店長,怎樣做才能夠保證自己擁有長遠的眼光呢?
一是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長遠的考慮,要確定一個自己眼下看起來非常不容易達到的目標(這樣才能夠把自己的潛能給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然后在這個長達三四十年的目標之下要有10年、5年、3年、1年、1個季度、1個月、1周、1天的目標的逐層分解,一定要讓自己每天的目標與自己的終生目標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生命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為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指望社會在榮譽、地位、財富方面給予你足夠的回報。
二是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目標,這可能是很多人感到迷惑的,其實這就好比你要從上海去北京一樣,從上海-南京-蚌埠可能是最佳的路徑,但是如果到了南京,發現此路不通,那你是重新設置目標,掉頭往廣州跑呢,還是選擇經由蕪湖-合肥-蚌埠這個方向、或者由蕪湖-銅陵-九江-北京這樣調整了以后繼續往北走,很顯然死守南京-蚌埠這條發展路徑,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輩子也到不了北京,而掉頭往廣州走,如果去廣州的路上發現障礙,再又掉頭往北京,這樣來回折騰,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一輩子下來還是在南京附近徘徊,結果哪兒也去不了,而選擇蕪湖-合肥-蚌埠或者蕪湖-銅陵-九江-北京這樣的路徑,你會發現自己既充分利用了環境給予的機遇,又不會迷失人生的大方向,這才是正確的擁有長遠眼光。
三是要把做人與做事很好地結合起來,而且做人一定要領先于做事(中國古話:人生在世,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具體到店長來說,就是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團隊的成長,要通過團隊的力量來實現自己所追求的卓越的經營目標,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既不至于象諸葛先生那樣事必躬親、過早地鞠躬盡瘁,也不至于進入諸葛先生的人生誤區——最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葬送了蜀國的前途(當然諸葛先生的個人智慧也是在當時無人能及的,只是可惜了。)。2009年11月在南京舉辦的全國連鎖經營年度會議上,國內金牌店長——沃爾瑪重慶區總楊國偉先生的《贏在團隊》的精彩發言,可以說對此作了精彩的注解。
四是我們每天、每周、每月做計劃的時候都要好好地想一想,這與我的人生長遠計劃吻合嗎?它是完全無益、還是部分有益、還是很有意義,只有每天都把磚累積在自己的人生大廈上面,才能保證自己最終的人生大廈建得足夠高大完美,當然判斷這種關聯性也不能過于簡單化,畢竟事物之間都是普遍聯系的,這與圍棋中的布局也有幾分相似性,只要心中念著全局,每一步棋的子力就可以讓其發揮最大的功效和價值。

上一條: 加快菜單顯示速度
下一條: 加快啟動速度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